在当今全球资本市场中,生命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这些企业以其高成长潜力、研发驱动的特性以及国际化视野,不断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。特别是生命科技企业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(SPAC)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现象,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话题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境内生命科技企业选择SPAC模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现状及背后的动因。
(一)境内生命科技企业通过SPAC在纳斯达克上市统计
2023年至今,境内赴美在纳斯达克通过SPAC形式上市的公司如下:
序号 | 股票代码 | 公司名称 | 上市地点 | 上市形式 |
1 | ETA0 | 医 道 云 | 纳斯达克 | SPAC |
2 | YS | 依生生物 | 纳斯达克 | SPAC |
3 | APLM | 冠科美博 | 纳斯达克 | SPAC |
4 | WENA | ANEW MEDICAL | 纳斯达克 | SPAC |
5 | BDMD | 百德医疗 | 纳斯达克 | SPAC |
(二)通过SPAC模式上市的境内生命科技企业的特征
通过SPAC上市的境内生命科技企业通常具有如下特征:
第一,高成长潜力。这些企业往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创新技术和高成长潜力。
第二,研发驱动。它们专注于研发新药或医疗技术,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临床试验和产品商业化。例如冠科美博专注于开发创新的肿瘤治疗药物,拥有多个临床阶段的药物管线。
第三,国际化视野。这些企业通常具有国际化视野,并希望通过在纳斯达克上市提高国际知名度,拓展国际合作和市场渠道。
(一)SPAC的定义与特征
SPAC(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)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,是一种在美国资本市场流行的创新型上市模式,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。SPAC是一种没有具体业务运营、仅拥有现金的壳公司,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首次公开募股(IPO)筹集资金,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(通常为18-24个月)收购一家具有发展潜力的非上市公司,帮助其实现上市目标。SPAC的运作逻辑相对简单,本质上是一种“借壳上市”,但与传统借壳上市不同,SPAC是一个全新的、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空壳公司。SPAC具有如下特征:
1. 现金壳公司:SPAC没有实际的业务运营,其资产主要为现金,这些资金通常存放于第三方信托账户中。
2. 上市目的明确:SPAC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并购,其IPO文件中会明确指出资金将用于收购一家或多家公司。
3. 时间限制:SPAC在完成IPO后通常有18至24个月的时间去寻找并完成对目标公司的收购,否则将面临清算,资金需返还给投资者。
(二)SPAC的历史沿革
1、起源与初期发展(1990年代):
SPAC起源于1990年代美国的证券市场,其前身是空白支票公司(Blank Check Company)。在证券欺诈盛行的背景下,SPAC继承了部分空白支票公司的性质,但经过结构更迭,逐渐演变为现代SPAC。
1990年,美国国会颁布了《证券执法救济和低价股改革法案》(PSRA),SEC据此制定了Rule 419,增加了对空白支票公司的监管要求,导致空白支票公司数量锐减。随后,SPAC作为合规性设计的工具,脱离了Rule 419的监管范围,开始出现。
2、初代SPAC(1980-1990年代):
初代SPAC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规避SEC对空白支票公司的监管,同时增加投资者保护。这一时期的SPAC更依赖于内部治理机制来防御风险,通过合同和公司章程约定投资者保护和激励制度。
3、二代SPAC(2003-2009年):
二代SPAC的最突出变化是从场外市场(OTCBB)转向交易所上市。这一时期,SPAC开始在各大交易所崭露头角,监管重心逐渐转移至各大交易所。
2003年后,SPAC的结构设计开始考虑交易所上市规则,同时为了应对“绿邮讹诈”问题,对“股东投票结构”进行了调整,部分SPAC降低了股东投票反对的门槛,或者采用了“要约-无投票结构”。
4、现代SPAC(2010年至今):
现代SPAC在市场和监管的推动下,完成了第三代更新。这一时期的SPAC主要变化是投票权和赎回权的分离,设立了转换权,以及在并购前为补足并购资金进行定向增发。
2016年后,SEC批准了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对SPAC的特殊上市规则,为SPAC的繁荣奠定了基础。2020年,SPAC上市数量和募资额首次超越了传统IPO,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。
一般而言,SPAC模式通常需要进行如下流程:
1.SPAC的设立
SPAC的设立是上市流程的第一步。在这一阶段,一群经验丰富的投资者(通常包括金融界人士、企业家等)组成发起团队,创建一个没有具体业务的“壳公司”。这个公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首次公开募股(IPO)筹集资金,以便在未来收购一个具有潜力的企业。
2.SPAC的上市(IPO)
发起团队在SPAC成立后,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提交S-1表格,宣布其IPO的意图。SPAC的IPO文件相对标准化,因为SPAC在上市时并无实际运营业务。一旦SEC批准,SPAC便可以在股票交易所上市,向公众投资者出售其股份。这些股份通常以“单位”(unit)形式出售,每个单位包含一股普通股和一定数量的认股权证。
3.资金的托管
SPAC通过IPO筹集的资金会被存放在第三方托管账户中,直到找到合适的并购目标。这些资金通常被投资于低风险的政府债券,以确保资金安全并产生一定的收益。
4.寻找并购目标
SPAC的管理层在上市后有一段特定的时间(通常为18至24个月)来寻找并完成对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并购。SPAC的并购目标通常是那些有高成长潜力的非上市公司。
5.宣布并购目标和计划
一旦SPAC的管理层确定了并购目标,他们会公开宣布并购计划,并提供详细的并购方案。这通常包括并购的目标公司、估值、预期的财务表现以及合并后公司的未来规划。
6.股东会投票表决
SPAC的股东需要对并购计划进行投票表决。如果并购计划获得通过,SPAC将进入下一阶段的并购流程。如果计划未获通过,SPAC可能会选择修改并购计划或寻找新的并购目标。如果SPAC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并购,将触发清算流程,并将托管账户中的资金返还给股东。
7.批准并完成收购
并购计划获得批准后,SPAC将完成对目标公司的收购。这涉及法律文件的签署、资金的转移以及可能的股权结构调整。完成收购后,新公司将继承SPAC的上市地位,并继续在交易所交易。
8.De-SPAC过程
De-SPAC是指SPAC完成并购后,新公司正式成为上市公司的过程。这一过程包括向SEC提交8-K表格,披露并购后公司的详细信息,包括经营历史、财务状况等。SEC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核,审核通过后,新公司正式成为上市公司。
9.后续监管和信息披露
完成上市后,新公司需要遵守SEC的所有规定,包括定期财务报告、信息披露以及公司治理要求。这些要求确保了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权益。
1.资本市场的成熟度和认可度
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作为全球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一,对于生命科技企业的估值和流动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纳斯达克市场拥有大量的专业投资者和成熟的市场机制,能够为生命科技企业提供更为合理的估值和更活跃的交易。
生物医药行业因其高投入、高风险、长周期的特点,需要投资者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行业深入的理解。纳斯达克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于生命科技企业有着较为成熟的认知,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价值和未来潜力。
2.融资需求与上市门槛
生命科技企业在研发阶段需要巨额资金支持,尤其是在临床试验阶段。SPAC上市模式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快速的融资渠道,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,加速研发进程。
相比于传统IPO,SPAC上市模式的门槛相对较低。许多生命科技企业在初创阶段难以满足传统IPO的盈利要求,而SPAC模式允许这些企业通过与已上市的SPAC公司合并,实现间接上市,从而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。
3.审核速度与上市确定性
生命科技企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SPAC上市模式相较于传统IPO具有更快的审核速度,能够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上市流程,抓住市场机遇。
SPAC上市模式提供了较高的上市确定性。企业通过与SPAC公司合并,只需获得SPAC股东的批准,避免了传统IPO中可能因市场波动或监管政策变化导致的上市失败风险。
作者| 陈程、郑尉
陈 程
融孚上海办公室合伙人&融孚临港新片区办公室负责人
上海理工大学经济法特聘讲师
上海市律师协会医药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
业务领域:投融资和并购,商事和合规,争议解决
电邮地址/联系方式:cheng.chen@sglaw.cn
郑 尉 复旦大学法律硕士、融孚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 业务领域:民商事争议解决 电邮地址/联系方式:wei.zheng@sglaw.cn